美国海外电视网

时事新闻 评论天下

G7峰會後中俄進一步加強聯繫,聯手抵禦西方

DAVID PIERSON, 儲百亮

分析人士說,北京對七國集團公報之所以作出嚴厲譴責,源自它對以美國為首的聯盟在亞洲遏制中國崛起的擔憂。 POOL PHOTO BY FLORENCE LO

俄羅斯軍隊一年多前湧入烏克蘭時,由於美國再次被一場遠離亞洲的戰爭分散了注意力,許多專家預見中國將在戰略上獲得意外收穫。現在,北京越來越擔心支持烏克蘭的西方集團正在中國的周邊地區鞏固自己的地位。七國集團(G7)領導人上週末承諾加大對基輔的支持,同時因為挑戰中國對南中國海的主權主張、誓言抵制經濟脅迫,以及就新疆、西藏和香港侵犯人權問題向中國施壓而激怒了北京。幾天后,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率領一個商業大亨代表團訪華,莫斯科和北京通過舉行安全和貿易談判來加強關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G7會議上獲得了拜登總統提供更多武器的承諾,而米舒斯京則從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那裡尋求對俄羅斯的更多經濟支持,這兩者之間的對比凸顯出這場戰爭加劇了不斷加深的地緣政治分歧。“中國準備在G7峰會之後進一步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因為該峰會的中心主題不僅包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還包括中國問題以及西方應該如何應對,”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擔任高級講師、研究中俄關係的亞歷山大·科羅廖夫說。他還說:“峰會和澤連斯基的出席標誌著西方與中俄之間的地緣政治分歧更加明顯和深刻。”

週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日本廣島舉行的峰會上與七國集團領導人碰面。
週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日本廣島舉行的峰會上與七國集團領導人碰面。 POOL PHOTO BY SUSAN WALSH

拜登總統

預測對華關係將會回暖,他試圖描繪出一種沒那麼緊張的氣氛。但對中國而言,在其家門口舉行的G7民主國家峰會所表現出的團結可能支持了中國的說法,即美國正試圖集結盟友在該地區挑起衝突。正如共產黨報紙《環球時報》週一所言,美國正試圖在亞太地區“複製’烏克蘭危機’”。中國的論點是,這樣一來,華盛頓可以像對俄羅斯那樣對中國發動一場代理人戰爭,然後支持一個對北京來說可謂噩夢的場景:成立一個亞太版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來遏制中國的崛起。

華盛頓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的中國問題專家

萊爾·戈爾茨坦表示,G7峰會充斥著讓中國“感到不安的視角”。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日本系東道國,而中國對它懷有根深蒂固的歷史敵意。中國官方媒體本週猛烈抨擊東京,指責它聽命於“美國的吩咐”並誇大“中國威脅”,以便其修改憲法、自“二戰”以來首次謀求軍力的突破。戈爾茨坦說,中國認為日本在G7會議上“與美國勾結”,以“將歐洲拉進台灣問題”,他將此比作“在斗牛面前揮舞紅旗”。中國之所以陷入這種困境,是因為它的親密夥伴俄羅斯無視西方的警告,入侵了烏克蘭。儘管這給中國帶來了很多問題,但由於兩國都希望削弱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北京繼續為克里姆林宮提供經濟和外交支持。米舒斯京周二在上海的一個商業論壇上發表講話說,俄羅斯將繼續加強對華關係,中國仍然是俄羅斯唯一的微芯片等技術供應商之一,也是俄羅斯最大的能源客戶之一。“我們擴大了與世界上快速發展的經濟體的貿易。這話完全適用於我們的偉大朋友——中國,”據俄羅斯官方媒體報導,米舒斯京如此說道,報導還稱,雙方討論了在交通、農業和能源領域擴大合作事宜。

台灣金門,可以隱隱看到遠處的中國大陸。 七國集團領導人在對中國的南海主張和台灣的命運問題上進行權衡,從而激怒了北京。
台灣金門,可以隱隱看到遠處的中國大陸。七國集團領導人在對中國的南海主張和台灣的命運問題上進行權衡,從而激怒了北京。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科羅廖夫說,戰爭和西方的製裁加速了俄羅斯經濟向亞洲的重新定位。該政策轉變始於十多年前,在俄羅斯引發了對過度依賴中國的擔憂。“現在不再有保留,”科羅廖夫說。“以前存在的所有政治障礙現在都被消除了,俄羅斯不再擔心在經濟上依靠甚至是依賴中國。”

兩國還在擴大安全關係。週日,中共中央政法委(主管法制問題)書記陳文清開始對俄羅斯進行為期八天的訪問,並在莫斯科與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舉行了會談。週二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俄合作“韌性強、潛力足”, “不受第三方乾擾和脅迫”,這顯然是指美國。這兩個大國之間日益緊密的聯繫削弱了中國將自己塑造成烏克蘭戰爭中值得信賴的調解者的努力。上週,中國派出和平特使訪問基輔、華沙、布魯塞爾和莫斯科等歐洲國家的首都。由於烏克蘭堅持要求俄羅斯軍隊從被佔領土全部撤出,特使李輝迄今未能取得突破。克里姆林宮拒絕了這些條件,鑑於北京希望與莫斯科保持良好關係,目前尚不清楚中國是否願意向俄羅斯施壓,要求其讓步。李輝曾任駐俄羅斯大使,被認為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因此他的中立性一直受到質疑。

3月,烏克蘭斯拉維揚斯克,俄羅斯火箭襲擊現場冒出的煙霧。 烏克蘭戰爭擴大了中美之間的爆發點,將地區和歐洲大國也捲入進來。
3月,烏克蘭斯拉維揚斯克,俄羅斯火箭襲擊現場冒出的煙霧。烏克蘭戰爭擴大了中美之間的爆發點,將地區和歐洲大國也捲入進來。 DANIEL BEREHULAK/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研究中國政治的陳澄表示:“儘管這一經曆本身並不一定意味著李輝將在談判中偏向俄羅斯,但它肯定不會消除這樣一種印象,即中國希望確保它與俄羅斯的關係在談判後保持不變。”據俄羅斯官方媒體報導,李輝定於週五訪問俄羅斯。

雖然中國政府宣稱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中立,但在國內,中國對這場衝突的總體政治敘事充滿了對俄羅斯的同情,人們普遍認為,如果普京失敗,中國將是下一個目標。“國防重點”的專家戈爾茨坦說,上週在北京的一次談話中,中國一名資深俄羅斯問題專家告訴他,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如果俄羅斯輸了,那麼對中國的壓力只會倍增,而且會變得更加嚴重。”在中國政府和軍事分析人士的許多研究中,烏克蘭不僅被描述為接受了來自西方的重要軍事和情報支持,而且被美國引入其更廣泛的戰略,從而嚴重削弱俄羅斯,並最終削弱中國。“一旦美國及北約在對抗俄羅斯的戰爭中笑到最後,美日歐多邊軍事強權體系最終形成,”北京清華大學研究中國與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關係的知名專家劉江永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寫道。“即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中國的國際安全環境也可能更趨惡化。”

相關報導

David Pierson報導中國外交政策和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與文化交互。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他:@dhpierson。儲百亮(Chris Buckley)是《紐約時報》首席中國記者。他成長於澳大利亞悉尼,在過去30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內居住在中國。在2012年加入《紐約時報》之前,他是路透社的一名記者。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他:@ChuBailiang。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Published by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